针对“天价”听花酒,近日青海春天官网连发三份通知。
这三份通知分别是《关于听花酒实施限量配额供货的通知》《关于调整听花酒标准装价格的通知》《关于听花精品装系列产品仅供出口销售的通知》。
很明显,听花酒经营策略发生了重大变化。
值得注意的还有,听花酒被“3·15”晚会曝光涉嫌虚假宣传违反广告法,刚刚有了官方“定论”。近期,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发《行政处罚决定书》明确,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违法行为,并处罚款180万元。
几乎是前后脚的时间,刚刚了结“麻烦”的听花酒连发三份通知,意欲何为?
前脚被罚180万,后脚打出“组合拳”
先来看官方发布的三份通知。
其一,将对听花酒实行限量配合供货,计划从2025年-2035年能够确保向内地市场交付的听花产品总量为30000吨,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,年交付量逐年递增。
其中,每年投放市场的听花产品总量不超过3000吨,包含销售用酒、推广用酒及品鉴用酒,其中计划内配额不超过1000吨,计划外不超过2000吨。
其二,自5月9日起调整听花酒标准装经销商结算价,由原结算价格调整至3989元/瓶。
其三,暂停听花精品装(58900元/瓶)在内地的销售,集中保障出口供应。精品装可在体验店内进行展示,但不进行销售。
限量配额、调价、精品装仅供出口,一套“组合拳”下来,引发市场关注。尤其是,在这一套“组合拳”发布之前,听花酒才接到了行政处罚。
因涉嫌虚假宣传,听花酒被央视“3·15晚会”曝光。5月10日,青海春天发布公告,称其子公司于4月25日收到成都市武侯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《行政处罚决定书》。
△青海春天公告截图
《行政处罚决定书》显示,当事人在销售听花系列白酒的过程中,使用科学上未定论的观点和“听花”酒未经核实的用户评价作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,误导消费者的行为,违反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》第八条第一款“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、功能、质量、销售状况、用户评价、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,欺骗、误导消费者”的规定。
武侯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,当事人虽在调查过程中积极配合,但其作为食品经营企业,明知应知相关法律法规中关于食品禁止宣传治疗功能、功效作用等内容,仍向消费者宣传“听花”酒功效及未经核实的用户评价,以推介销售“听花”酒,主观过错明显,为此,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违法行为,并决定对当事人处罚款180万元。
限量、调价、出海,听花酒意欲何为?
在这样的时间节点连发三份通知,听花酒究竟想做什么?
酒业分析师蔡学飞接受潇湘晨报·辣椒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,连续发布多个公告,预示着企业走出舆论风波,有明显宣誓企业重新回归市场正常轨迹的信号。
就限量、调价而言,蔡学飞认为,像听花酒这种定位超高端的酒类消费品,本身工艺、产量的稀缺性是其溢价的核心来源,“因此,在听花酒正式定型上市之后,可以说控量涨价是必然结果。这是听花酒自身产品定位与市场发展的主观选择”。
积极地看,通过前段时间的舆论风波,让听花酒更加理性,开始全面回归产品与客户价值,为听花酒下阶段的产品升级与可持续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。
蔡学飞还表示,听花酒本身定位超高端,消受众狭窄,价格的调整必然经过厂商协调与内部沟通,而且大多是以高端团购价在销售,本身也不面对大众市场,“所以调价不会对于市场实际销售产生任何影响”。
控量、调价之外,听花酒还高调表示出海。
“价格是价值的外部表现,听花酒此刻调整经销价格,而且高调进行全球化发展,意图就是重塑品牌形象、稳定渠道信心。”蔡学飞说。
百年赤水.酱香美酒
厂家直销.微信获取
上一篇:武威葡萄酒首次出口
下一篇:鸿茅药酒事件当事人,最新发声!
“喝白酒”和“喝啤酒”,哪个对身体伤害大?建议男性朋友了解下
2023-01-22